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22年前沿报告》发布


2022年前沿报告:噪音、火灾与物候不匹配

野火愈发猛烈且频繁,城市噪音污染正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威胁,而物候不匹配——自然系统中各生物生命周期的节律紊乱——正在造成严峻的生态后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最新《前沿报告》(Frontiers),强调了亟需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

这是《前沿报告》系列的第四期报告。《前沿报告》于2016年首次发布,曾早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暴发前4年就预见性地指出,全球应警惕日益加剧的人畜共患疾病的风险。

“《前沿报告》确定了三大新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值得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行动。”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 “城市噪音污染、野火和物候变化——此次《前沿报告》重点提出的三大问题——进一步突显了解决气候变化、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三大全球性危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最新版的《2022年前沿报告:噪音、火灾和物候不匹配:新兴环境问题》于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UNEA5.2)前夕发布。


喧闹的杀手:城市噪音污染对公众健康与日俱增的危害

来自道路交通、铁路或休闲活动的刺耳、长时间且高强度的声音会损害人类健康和福祉。这包括慢性干扰和睡眠障碍,会导致严重的心脏病和代谢紊乱,如糖尿病、听力障碍和心理疾病。

在欧盟,噪音污染每年已导致1.2万人过早死亡,并影响了五分之一的欧盟公民。

全球多数城市都超出了可接受的噪音水平,包括阿尔及尔、曼谷、大马士革、达卡、胡志明市、伊巴丹、伊斯兰堡和纽约。

居住在靠近交通繁忙路段、工业区和远离绿地的幼龄儿童、老年人和边缘化群体格外受影响。

噪音污染还对动物构成威胁,改变了各物种的交流和行为,包括鸟类、昆虫和两栖动物等。

大自然的声音可以提供多种健康益处。城市规划者应优先考虑从源头减少噪音;加大对替代出行方式的投资;及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助力创造积极的音景,如修建防护林带、绿植墙、绿色屋顶及扩大城市中的绿地面积。

积极的例子包括伦敦的超低排放区、柏林在宽阔道路上设立自行车道以及埃及的国家抗噪音计划。

COVID-19大封锁让人们认识到拓宽绿色空间和减少城市交通噪音的重要性。旨在“重建得更好”的复苏计划拥有极大的潜力。政策制定者、城市规划者和社区在为所有人创造更多绿色空间方面有着未充分开发的广阔机会。


极端野火:预计将愈演愈烈

在2002年至2016年间,每年平均约有4.23亿公顷(或423万平方公里)的地球陆地面积——大约相当于整个欧盟的面积——被烧毁,这一情况在混交林和热带稀树草原生态系统中变得越来越普遍。据估计,全球每年被各种火灾(包括野火)烧毁的陆地面积中,67%位于非洲大陆。

极端野火天气预计将变得愈发频繁和强烈,持续时间也更长,甚至会波及到以前未受火灾影响的地区。极端猛烈的野火会引发雷暴,火焰通过不稳定的风速加剧火情,并产生闪电,进一步点燃远离火力前线的地方,形成一个危险的反馈回路。

野火频发源于气候变化,包括更炎热的气温、更干燥的气候条件以及更频繁的干旱。土地用途的改变是另一大风险因素,这包括商业伐木以及因修建农场、牧场和城市扩张而造成的森林砍伐。野火蔓延的另一个原因是对自然火灾的压制,自然火灾可有效地限制某些自然系统中可燃物的数量。此外,不当的火灾管理政策,比如将传统的火灾管理实践和土著民知识排除在外等都导致野火形势恶化。

野火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已经远超出了扑灭野火、撤离或遭受财产损失的人群范畴。野火产生的烟雾和颗粒物对居住在顺风方向的居民健康造成重大影响,有时甚至波及至距离源头数千公里以外的社区,且野火对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妇女、儿童、老人和穷人的影响更甚。

火灾体系的变化预计将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大幅度丧失,危及超过4400种陆地和淡水物种。

野火会产生黑碳和其他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污染水源、加速冰川融化、导致山体滑坡和海洋中藻类的大规模繁殖,并导致热带雨林从“碳汇”变“碳源”。

报告呼吁加大对降低野火风险的投资;制定将弱势群体、农村、传统和土著民社区考虑在内的预防和应对管理方法;进一步改进遥感能力,例如卫星、雷达和闪电探测。


物候变化:扰乱动植物的自然节律

物候学是指在环境力量的驱动下,万物周而复始、往复循环的生命节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物种如何响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陆地、水生和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利用温度、日长或降雨量作为何时展叶、开花、结果、繁殖、筑巢、授粉、迁徙等的线索。

当物种改变自身的生命节律,以响应因气候变化而改变的环境条件时,就会发生物候变化。令人担忧的是,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物种并不总是朝着相同的方向或以相同的速度改变各自的生命节律。

物候变化越来越受到气候变化的干扰,使植物和动物违背了原本的自然节律并导致不匹配现象的发生,例如植物比食草动物更快地改变了自身的生命周期。

长距离迁徙特别容易受到物候变化的影响。候鸟通常依照当地的气候线索做出迁徙决定,但气候变化导致它们无法准确预测其目的地和沿途休息地点的条件。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农作物因季节变化而发生的物候变化将给粮食生产带来挑战。具有商业价值的海洋物种及其猎物的物候变化也会对鱼类种群和渔业生产力造成严峻的影响。

物候错配的整体影响有待一步研究。维持适当的栖息地和生态连通性、加强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围绕着候鸟的迁徙路线沿途协调国际努力、维持物种内的遗传变异性并加强种群的复原力是我们亟待实现的目标。最重要的是,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来限制全球的变暖速度。

下载报告阅读 https://www.unep.org/zh-hans/resources/2022nianqianyanbaogaozaoyinhuozaihewuhoubupipei


关注我们
  • 联系方式
    +86 0755 82762819; info@aeif.a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