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治理国际文书而举办的全球塑料条约第五届政府间谈判续会(INC-5.2),在经过11天艰苦磋商之后,因部分关键议题未能达成共识,以及会期延长与通宵磋商的组织压力等,INC主席路易斯·瓦亚斯不得不在瑞士时间8月15日上午9时许宣布休会。
分歧较大,各国利益诉求无法完全形成共识
谈判最后阶段,气氛剑拔弩张,各国谈判代表在多个关键议题上僵持不下。即便是到了计划闭幕的前一天发出的主席文本草案提案,也因未涵盖范围或塑料生产的条款等问题,而遭到超过80个国家代表团的失望回应,部分代表纷纷直言“不可接受”,多方还对主席“指导与促进谈判的能力”和“程序陷阱”也表达了关切及质疑。原本计划8月14日下午3点举办的全体大会不得不一再拖延,直至第二天凌晨才发布出来最后文本。
实际上,艰难谈判的症结主要体现在各国利益诉求存在巨大差异。从经济角度看,塑料产业在许多国家的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对于一些石油生产国而言,塑料生产是其经济支柱之一。若对塑料产量设限或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可能会对本国经济造成短期冲击,这使得这些国家在谈判中采取保守立场,不愿轻易妥协。
全球达成塑料污染治理公约的难点,还在于各国对于塑料和塑料污染的定义存在分歧,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公约的治理范围。其次在塑料生产限制方面,部分国家主张限制新塑料的生产,希望制定有针对性的减产目标。而一些油气国家则持反对意见,他们担心限制生产会损害本国利益。再有就是资金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塑料污染治理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设施建设等,但在资金的来源、分配和使用上各国始终没能达成一致。
直面现场,真实见证国际公约谈判艰辛历程
据悉,继过去四年里在乌拉圭、法国、肯尼亚、加拿大和韩国的五次谈判之后,作为续会的第6次会议共有来自183个成员国和400多个观察员组织的2600余名代表参与,其中70位部长或副部长、30位其他高级别代表到场,并参加了会间的部长级圆桌会议。“小鸭嘎嘎”作为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证的观察员,一直密切关注前五次谈判的议题进展和不同国家在关键问题上的立场变化,在前期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公众传播塑料污染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表达对于制订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公约的期待。本次联合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思廷书院,共派出三名代表在会议后期现场参与,期间积极接触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了解谈判态度和磋商进展,还与其他观察员代表以及艺术家交流看法。青年代表们不仅直接在现场见证通过联合国多边协商体系解决全球问题的过程,还主动与现场参会的不同国家代表交流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青年人在参与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方面具体行动等。
在现场被AEIF授予“可持续未来领袖”的青年代表姜子健说,这是我第一次见证联合国系统重要议题的谈判进程,我切身感受到了这个过程中的热切期盼和焦虑,不管是在大门口看到的艺术家雕塑作品还是不时出现的抗议现场,或者是在闭门会议中加班加点磋商的匆匆而过的政府代表们,以及在最后阶段不断延期的全体成员大会上多国代表的据理力争,这些亲历的真实场面都让我意识到塑料污染治理的紧迫性和复杂性,对于那些我可能还不是很了解但已经深受塑料污染伤害的小岛屿国家来说,不能仅仅用一句轻飘飘的关注或者支持来应付,因为目前已经关乎到了他们现实的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在与来自不同国家的观察员代表采访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认知非常深刻,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一直坚持推动改变,这让我非常惊讶,也让我明白,塑料污染治理以及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面对,其长期性和综合性也更加需要更多像我一样的青年人通过专业学习和日常行为去回应和促进改变。
任重道远,对话与合作仍是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在8月15日的闭幕记者会上指出,本次会议在明确“红线”问题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强调多边环境治理从来不易。尽管现阶段的结果令人遗憾,但本次谈判进一步厘清了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行动框架与问题边界。联合国作为多边主义的核心,是通过对话、合作和采取集体行动的全球治理平台。塑料污染治理本身就不是单一国家的事情,其系统性与跨界性也决定了在联合国推动下的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谈判必然是一场不间断“马拉松”,而解决塑料污染的方案也将贯穿生产—消费—回收—处置的全链条,就必须把产量限制、废物管理和再利用等各方面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从生产消费到废弃物回收与处理,不断完善塑料污染全链条的治理体系。与此同时,还需要在科技创新、政策协调、资金支持等各个环节来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循环经济转型,这也意味着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智慧通过对话与合作来促进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注意到,中国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海君在闭幕发言中讲到,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倡导者,中国始终以高度负责任态度推动谈判进程,塑料污染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相互交织,中方主张平衡推进塑料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强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与资金支持,同时呼吁各方本着相互尊重和团结合作的精神、理性务实的态度,秉持多边主义,努力探索推进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切实可行、循序渐进的有效途径。
青年人不仅是环境危机的受害者,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强大行动者和推动者。为了阻止塑料污染持续危害气候、生态与我们的健康,“小鸭嘎嘎”也将继续以达成强而有力的具法律约束力的治理塑料污染的全球公约作为目标,持续引导青年人关注和参与相关议题,不断提升其跨文化沟通交往能力,在学习和在实践中将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结合起来,为优化和完善全球治理探寻新智慧、新理念和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