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碳来袭,海洋能减缓气候变化吗?

工业革命以来,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呈显著上升趋势,导致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和的极端天气频发的问题,除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尽可能多的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巨大的“海洋碳库”和“海洋碳汇”

海洋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储存的碳是大气碳库50倍,是陆地碳库的20倍!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超过30%被海洋吸收了。在碳汇领域在森林碳汇取得了显著成效之后,现在人们将目光对准了海洋碳汇


摄影:Jonathan Kerr

蓝碳快问快答

什么是“蓝碳”?

“蓝碳”即蓝色碳汇,海洋碳汇。国际上普遍认为“蓝碳”是指存储在红树林、潮间盐沼和海草床的土壤、活生物质和死有机质中的碳。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吸收了就是碳汇,一定是要被“固定”、存储下来的才是碳汇。)



珊瑚礁能碳汇吗?

科学上还有争议。因为高生产力水平、高碳酸钙生产量、快速变化的生态特征和复杂的理化环境等原因, 珊瑚礁区的碳循环过程虽然一直倍受关注, 但关于现代珊瑚礁究竟是大气二氧化碳的“ 源” 或“ 汇” 的问题,在科学上还存在争议。但珊瑚礁能够减少海浪对海岸带的冲击,保护海岸带其他的生态系统,让它们更好地存碳。



海带能碳汇吗?

非常有限。海带种植类似农作物,生命周期很短,存储下来的碳很快就会进入了新一轮的碳循环(例如变成人们的食物,其中的碳很快排放到大气中),无法被长期的固定下来。此外,海带也没有像红树林一样发达的根系,不能将碳储存在土壤里。但研究发现,在海带的生命周期中,会产生大量的海带叶片脱落,其中的一小部分直接或形成颗粒有机碳沉积到深海中,从而形成碳汇。




海洋里的浮游植物能碳汇吗?

少部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它们的生命周期比海带还短,通常只有几天,没办法把碳固定下来。“但是,有一部分死亡的浮游植物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沉积到深海,从而形成碳汇,这种固碳作用也称“生物泵”。虽然形成碳汇的比例低,但考虑到巨大的海洋浮游植物量,总量还是较大的,而且是自然过程的固碳。通过人为方式增加浮游植物固碳技术上还是很难的”。




那什么才具有碳汇潜力?

很多人觉得海洋中多种生态系统类型的碳汇能力都差不多。但事实并非如此。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科学家近日在学术期刊《生态与环境前沿》(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中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认为,与其他的栖息地类型相比,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在蓝碳方面是最具潜力的。科学家估计,目前有104-250亿吨碳存储在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里。



碳都储存在哪里了?我怎么没看到?

对森林碳汇来说,大部分的碳是通过树木的光合作用存储在了树木里了。但是海洋碳汇不同,碳大都储存到地下了。海草床和盐沼里储存的碳有95%-99%都储存在土壤里,而不是上面长的植物里。即使是红树林,也有50%-90%的碳是通过红树林下的土壤固定住的。



碳能在这里存多久?

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地存储碳的效率是很高的。由于沉积速率高,缺氧、微生物降解效率低等原因,储存在这里的碳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不易重返大气。森林能将碳存储上百年,而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则能轻松储存数千年。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位于地中海的一片海草床可能已经20万岁了!

但据不完全统计,这三种海岸带栖息地的面积正在以每年0.7%-2%的速度持续下降。遭到了破坏的海岸带栖息地不仅不能发挥碳汇的潜力,原本储存的碳也会被再次释放到大气中,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相信从上面的问答之中,你也已经发现了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这三种海岸带栖息地在海洋碳汇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了。关注海洋碳汇,关注海岸带栖息地保护,付诸行动去保护海岸带栖息地,就是在帮助海洋发挥出更大的碳汇潜力,就是在帮助减缓气候变化!

参考资料:
1. http://oceanwealth.org/ecosystem-services/carbon/ 
2. https://blog.nature.org/science/2017/02/02/which-sources-of-blue-carbon-measure-up-to-the-mitigation-challenge/
3. Clarifying the role of coastal and marine systems in climate mitigation, https://esa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fee.1451

4. Blue Carbon Policy Options Assessment.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大自然保护协会TNC】(ID: TNC China),作者:TNC 市场部。转载时略作删改。)

关注我们
  • 联系方式
    +86 0755 82762819; info@aeif.a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