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青岛市李村河黑臭水体治理案例

李村河是青岛东岸城区流域面积最大、河道最长、支流最多的一条入海河道,发源于崂山余脉百果山,全长约17公里,汇水面积147平方公里,流经李沧东部生态商住区、青银高速、李村商圈、重庆路、胶济铁路、环湾路,汇入胶州湾,既是重要的防洪排涝通道,同时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胶州湾保护工作,按照“治海先治河、治河先治污”的思路,近年来下大力气实施环湾各流域整治。自2009年起,陆续对李村河分段实施综合整治。目前,已完成李村河上游(百果山-青银高速)段约8.4公里综合整治;基本完成李村河下游(君峰路-入海口)段约5.6公里综合整治;正在进行李村河中游(青银高速-君峰路)段约3公里综合整治。整治内容主要包括:截污、防洪、生态修复、蓄水、景观环境建设等,累计完成总投资约24亿元。经过整治,切实改善了李村河水体黑臭和环境脏乱差的面貌,提升河道沿线城市环境质量。




一、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实施整治


     (一)高度重视河道整治系统规划

      河道整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根据青岛城市发展情况,将李村河及其支流的整治纳入“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城市建设规划,从整个流域着手,开展专题研究,将干流和支流进行统一规划,分类制定整治方案,合理安排整治时序。同时,以《青岛市排水专业规划》为依据,对李村河流域排水系统进行重新规划,对污水处理厂、截污管网、点源污染、面源污染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以污水源头控制为根本,以临时截污为辅,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自上而下统筹分步实施
      按照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主干流、先截污后景观的顺序对李村河流域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在李村河整治前先后实施了大村河、金水河、杨家群河、河西河等支流河道综合整治。李村河整治也是按照先上游后下游的实施顺序进行,避免上游或支流河道污染下游河道,确保整治效果。近年来市区两级财政通过安排专项资金、返还河道维护费等政策,从资金方面全力保障李村河整治顺利实施,为实现李村河全流域整治打下坚实基础。


二、坚持问题导向,整治黑臭水体优先


    (一)客观分析河道现状存在的问题
       1、整治前的李村河上游流经旧村较多,截污管网不完善,雨污混流现象突出;中游流经李村大集,面源污染、垃圾是造成河道污染的主要因素;下游沿线多为旧村、工厂企业,加之部分支流截污不彻底,造成河道水质恶化。通过排查,李村河中下游沿线共发现70余处污水直排口,污水量约3万吨/日,河道水质超标2-5倍,是造成李村河水体黑臭的最主要原因。
       2、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是李村河流域唯一的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7万吨/日,随着城市发展,进水量不断增加,达到20万吨/日,已不能满足流域污水处理需求,造成主干管污水冒溢,未处理污水直排,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迫在眉睫。

       3、李村河流域流经旧村、工厂企业较多,工业废气、生活垃圾等污染物会随着初期雨水进入河道,造成面源污染。经过实测调查,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超过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浓度的1-2倍,是造成河道水体污染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必须采取工程措施消除。


    (二)科学制定黑臭水体治理方案
       1、贯通截污主干管,完善污水管网系统。在李村河沿线建设DN1200-2000截污主干管,完善李村河流域污水管道系统,使河道两岸污水主干管总输水能力达到60万吨/日。
       2、加快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并同步进行上游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配合李村河流域污染治理,2014年,启动了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处理规模由每日17万吨扩容至25万吨,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满足流域远期污水处理水质、水量要求。为了优化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在上游支流河道—张村河选址建设一处10万吨/日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使流域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5万吨/日,解决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前期工作。
       3、推进河道支流截污及污染点源治理。完成水清沟河、河西河、杨家群河、郑州路河等4条支流河道的截污及污水点源治理工作,使污水就地接入市政污水管道,减少污水直排河道约1万吨/日。

       4、发挥河道临时截污措施的辅助作用。针对李村河沿线污染来源复杂,沿线部分旧村近期改造困难,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通过临时截污措施解决污水直排。在李村河下游整治范围内,建设11公里长的“河中渠”(上游为管径DN1600管涵,下游为1.8x2米,1.8x3米箱涵)和1万立方雨水调蓄池(另外规划的3处调蓄池远期建设),收集点源污水、初期雨水进入调蓄池,同时与李村河污水处理厂联动,在污水厂进水低峰期将调蓄池内蓄水由压力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解决河道沿线支流、暗渠等污水点源直排问题,保证旱季污水纳管,雨季收集初期雨水,控制面源污染。


    (三)坚持自然生态,兼顾城市景观
      李村河整治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生态化整治理念,在恢复河道自然生态的同时,结合城市建设发展打造滨河景观带,创造宜居生态环境。
       1、在河道整治中实践海绵城市理念。李村河综合治理在满足防洪排涝基础上,研究并实践了城市生态海绵的理念,采用生态驳岸、拦蓄水、滨水湿地、下沉绿地等措施渗、滞、蓄、净化雨水,将河道生态改造、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整合与城市滨水用地价值的提升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河道景观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河流串联起溪流、坑塘、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拆除混凝土河堤,重建自然河岸,昔日被水泥禁锢且污染严重的城市“排水沟”,逐步恢复生机,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大提高。
       2、解决河道补水、蓄水问题。李村河上游结合河道地形地貌和景观设计建设多级蓄水坝,将流动的小股河水转化为动态溪流景观,补水源主要有上游水库、世园会水质净化厂(6000吨/日)。在李村河下游整治中,结合河道清淤后的河底标高以及整体河道的坡向变化,建设1座挡潮闸、5座橡胶坝、11座刚性坝、2座刚坝闸等拦蓄水设施,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通过分级设坝的方法积蓄雨水,总蓄水量约140万立方,同时,沿河规划建设再生水管道11公里,以李村河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河道补给水源,以此实现“河流”变“河湖”。
       3、解决赶潮段海水入侵问题。青岛市环湾流域河道入海口均存在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生态修复困难等问题。为此,李村河下游整治工程设计在入海口处建设一座挡潮闸,共23孔,全长287米,在满足防潮挡浪、防洪排涝的同时,可有效拦截雨洪资源,满足生态、景观用水需求,更重要的是避免海水入侵,为河道生态修复创造良好的水环境。
       4、以人的需求为根本,打造河道生态景观廊道。李村河的整治与沿线城区开发建设和改造相辅相成,河道整治始终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对改善生活环境的期盼。通过近几年的整治,李村河沿线增加绿化面积达200万平米,建设绿道约20公里,形成一条贯穿岛城北部城区的重要生态景观廊道。随着河道整治增加大量的休闲建设、文化娱乐和市政公共服务设施,有力地带动了沿线50余平方公里的开发,为建设宜居幸福青岛发挥积极作用。
 
关注我们
  • 联系方式
    +86 0755 82762819; info@aeif.a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