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IF2018回顾之二 | 绿色变革,面向未来的不二选择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针对气候变化的危险发出了迄今为止最强烈的警告。报告显示,现今地表均温较工业革命前水平已经升高1℃。如果气体排放量以目前的速度继续下去,人类引起的变暖将在2040年左右超过1.5 ℃。当气温上升限制在1.5 ℃时,地球的生态系统“表面上”能够保持现今状态,经常遭遇极端高温天气的人口减少大约4.2亿,遭遇异常高温天气的人口减少6400万(相较升温2℃)。


“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世界需要一场迅速且具有深远影响的绿色变革。

“未来已到,只是尚未流行”面向未来,我们该如何做出选择?

第四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 主旨演讲:绿色变革,面向未来的选择。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Muki Haklay 提出,要关注人本身在科学中的力量,以“公民科学”推动环境变革;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的常务秘书长曹聪则提出三个关键词:深圳 / “一带一路” / “走出去”。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  Muki Haklay

ExCiteS联合主任


  “目前气候变化带来巨大的挑战”



把气温上升限制在1.5℃内,地球才能维持目前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而现今地球表面气温已升温1℃,环境问题已非常严重,我们大概只有30年时间了,我们要尽快有效地解决目前气候和环境问题。

要解决这个巨大的挑战,很多时候我们受制于个人的能力,受制于信息技术或沟通技术的限制。

“在可持续发展里面,所有的人都是用户,同时也是信息的提供者。这包括数据、信息、经验和知识。从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决策者到草根阶层和个人的,所有人都需要信息。”

环境问题最好是能够由所有人共同参与解决。


每个人都可以从国家或公共部门获取环境信息,都有机会参与到决策过程当中。各国应通过提供广泛的环境信息来促进和鼓励公众的意识和参与。

在1998年奥胡斯会议,丹麦政府决定利用环境信息技术获取大量的信息,用于提供环境决策方面的建议,同时让民众可以获取这些信息。

------------
“公民是整个环保中最为重要的力量”

科技也让我们在信息共享方面变得更加简便。人们现在都可以从零开始去制作自己的地图。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共享身边的环境信息,意识到自己在信息科技中的力量。他们共同打造“社区地图”,共享社区信息。

在这“社区地图”上环保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发现公民是整个环保中最为重要的力量,人们的参与可以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有许多优秀的环保创新人才。

我们如何和彼此开展协作呢?

举例,Free, Prior Informed Consent (FPIC)就是要和那些缺乏识字和读写能力的土著居民协作,彼此共享环境信息等方面的数据。首先和本地社区民众进行探讨,比如告诉他们想搜集什么信息,哪些信息对他们是非常有用的。讲完之后,他们就会搜集到一些数据,所有的人参与到其中,包括关于如何设计软件。你可以拍摄一些图片。因为这里的人大多是文盲,缺乏读写的能力,沟通好每张图片背后有什么信息,他们知道怎么样收集信息。在大家的沟通协作下设计出相应的软件,这样人们就可以在上面收集信息,即便他们不知道怎么编程都可以。我们会有相关的软件人员来进行编程,包括相关的人类专家也参与其中,稍候我们会对他们共同培训,共同打造这个项目。



任何人的参与和行动都在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你可以简单参与数据的收集,可以看到手机的数据是什么,环境是什么样的情况,然后采取更多的行动。同时通过“社区地图”让更多的人可以更好地了解周围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其中。

“公民科学”这领域的创新虽在二三十年前就开始了,但仍具有很好创新和活力。因为随着教育的普及,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社区地图”的建造。此外,由于健康生活,寿命的延长,许多退休的人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热情参与各种活动,为社区和社会做出许多贡献。

现在创新和机会非常多,你只需要抓住这些机会,然后行动起来!



曹聪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  常务秘书长

-----------

  “深圳可以作为绿色变革的重要基地”



深圳,用40年的时间,从中国沿海无名渔村,完美蜕变为全球十大最值得期待城市,第二名。在下一个40年里,除了招商引资和科技创新以外,深圳还可以做什么?

深圳可以作为绿色变革的重要基地。当城市创新与环保创新结合起来,这将会释放巨大的潜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将是这座城市对标国际名城的重要标准,也是它未来发展的方向。

如今,环保部与深圳市政府、龙岗区政府共建的“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已经投入运营......深圳作为包容、创新的东方新兴城市,将会带来很大的机遇,这对于年轻、有活力的绿色公益圈而言,这是一个风向标、也是一个新的机会。这里我呼吁大家关注深圳本身,扎根深圳,深耕于这座城市,共同助力深圳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倡导和创新者之一。


------------

  “一带一路”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部分国家环保立场倒退的情况下,中国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环保创新的主要驱动力量。

身为公益初创机构发起人和负责人,我们应该怎么样响应国家的倡议和政策导向,顺势而为,探索社会组织(或社会企业)出海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模式?

我觉得有两种可以关注到,第一个是从“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找到共同点。其实在推动可持续共同富裕、绿色繁荣,以及促进社会包容和谐,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倡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是一样的,而工作的内涵也是一致的。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南南合作高度结合,促进合作模式“政府主导 多方合作”的创新和变革。

第二个是,“一带一路”也在朝着次区域的方向发展,比如东南亚、中东欧。改善民生,以可持续方式快速发展,也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在过往我们采取的是G2G,政府对政府,G2B的模式,其实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需求。而社会组织、民间力量在当中的缺失,令我们民众,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民众,他难以感受到绿色发展模式,感受不到可持续发展能够为日常生活带来什么变化。这导致环保、其他很好的理念流于形式,变成学术讨论

但这也是很多民间力量参与进来的机遇期。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将能让更多互利共赢而又“接地气”的务实合作项目落地,使发展中国家民众真实地感受绿色发展模式。


------------

  “以创新模式赋能中国民间力量‘走出去’”



近年来,中国民间组织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国际舞台,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但同时,这种“走出去”尚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如政策缺失、能力局限、经验不足、业内交流匮乏等现实挑战与困难。

从明年开始,我们将邀请UN机构和国际知名INGO为社会组织实施国际项目设计与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UN网络为大家在海外做项目提供政府和当地NGO的工作网络,为孵化公益项目提供对接国家对外援助资金机会,引进国际通标为社会组织参与国际项目提供资质和标准认证......

我们希望大家不要把眼光仅局限于国内的环保,因为气侯的变化和环境的恶化是全球性的问题,也不是说遭到自扫门前雪,我们就可以有一片蓝天的。

虽然我们并不参与整个概念和价值的研讨,但是我们希望大家有新的想法的时候来找我们,我们希望尽一切可能把大家的项目落地,能够落地到有需要的国家里面去。在未来,我们基金会会引进更多的国际资源,把大家共同带到国际舞台上。

简言之,
没有能力,SFIEC赋能于你 💪

没有钱,SFIEC助力对接资金!💰



关注我们
  • 联系方式
    +86 0755 82762819; info@aeif.a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