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AEIF2018!第四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在深闭幕

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的结合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与核心。青年既是美好环境的受益者,也是最具创新活力的问题解决者,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最佳盟友。


10月27日-28日,以“青年责任与可持续创新”作为年度主题的第四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2018)在深圳福田的建科大楼和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研新楼举行,共有来自中国、英国、美国等近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位嘉宾和与会者参与了两天的活动。

本届论坛由家路文化传播和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深圳市建筑科学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玖伊绿色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社创星社会企业发展中心、清华大学Open FIESTA国际开放创新教育中心和小鸭嘎嘎公益文化促进中心共同承办。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论坛从邀请嘉宾到内容分享,都强调了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的相关环境议题,近三十位嘉宾就如何激发青年参与变革的责任感,青年在环保行动中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以主题论坛、对话讨论和工作坊等多种方式,为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探求创新可能。

第一天的主题论坛由十三场主题演讲、三场对话讨论和竞赛单元组成。亚洲环保创新论坛发起人Michael Norton 先生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全世界还有超过10亿人没有清洁的饮用水,包括全球变暖、土壤污染、垃圾问题、空气污染等多种环境挑战依然非常严峻,我们需要做出强有力的反应,这是青年人的资源,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创新能力把想法变成解决方案。这些人今天就坐在我们其中,请大家积极行动起来,把国内外优秀的案例分享给他们,倾听到他们的声音,并施与援手。

之后,伦敦大学学院教授Muki Haklay、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常务秘书长曹聪、剑桥极地地理学、牛津管理学双硕士,野声自然教育机构创始人姚松乔、诚信诺科技公司创始人李霞、深圳玖伊绿色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益民、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深圳项目负责人虞鑫和同事吴晗、大道应对气候促进中心主任杨培丹、纽约公共实验室创始人Liz Barry、AIESEC中国大陆青年献力可持续发展项目负责人郑嘉妮、深圳市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副秘书长孟祥伟、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联合发起人彭宇、深圳市绿源志愿者协会传播主管郭雯怡、潜爱大鹏品牌部公众宣导主任陈超、上海浦东乐芬环保公益促进中心总干事王子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华南项目主任张诚、赛科(中国)有限公司CEO杜思源、深圳君润创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灏、香港环保产业协会副主席王乐得、万科公益基金会项目官员陈特、贝壳派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蒋磊、广东省绿伙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朱珠、深圳骏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武生、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鄢涛、深圳能源集团能源创新研究院院长王荣等专家学者,在不同的环节中分别从“绿色变革,面向未来的选择”、“时代青年的环境责任”、“青年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改变世界环境问题的366个创新方法”、“以赋能式投资助力环保创业”、“实现有效环保目标的新路径”、“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可持续”等主题分享观点、讨论实践案例和行动方法。

在“绿色变革,面向未来的选择”环节,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Muki  Haklay教授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以及解决环境挑战很多时候受制于人的能力,有时候受制于信息技术,或者是沟通技术的限制,从环境信息科学的角度,很多国家的城市都在用科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就必须针对当地实际需求,开展更为广泛的人际网络合作,设计和构建可以改变世界的新设备和创新知识,让普通人也能够使用科学方法和工具来收集,分析,解释和使用其所在相关的环境信息,让公众能够参与到环境决策中,以“公民科学”推动环境变革。来自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的常务秘书长曹聪介绍说,包括气侯变化在内的很多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性的,很难说只有做好自扫门前雪,我们就可以有一片共有的蓝天。深圳市正在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创新示范区,大家可能关注到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部分国家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支持立场方向正在倒退,中国可能会成为未来这个领域的领军者。基金会将顺势而为,探索社会组织,从“一带一路”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找到共同点,出海参与新模式,共同推动可持续共同富裕和绿色繁荣。

在“时代青年的环境责任”环节共有三位嘉宾。
曾十二次到达南极半岛,多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以及南极条约谈判会议,并在巴黎气候大会青年峰会上发表演讲的“野声”自然教育机构创始人姚松乔分享了她的经历和观点。她认为,青年人在选择职业道路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内心深处的动力,是否源自于一种信心和乐观。在目前的环境危机形势下,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跨越国界,跨越代界,这首先需要青年人之间密切的合作。世界本来就是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流,不管是成为技术领域的人员,或者是环保NGO从业者,每个方向都可以把大自然作为灵感的源泉和前进的动力,然后再去影响你身边的每个人。

连续创业的诚信诺科技公司创始人李霞,9年来却只为BOP(金字塔底层的贫困人群)提供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全球有超过20%的人口依然没有使用电力,因为蜡烛和煤油灯引起的死亡有532万,仅仅每年有关蜡烛和煤油灯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有1.9亿吨。目前已经出口到了63个国家,大概有362万个家庭用上清洁绿色能源。刚刚被亚投行评为能源领袖的李霞告诉大家,我们不是为了成功才坚持,而可能是坚持了很久,才发现原来很多人认可你这件事情的。

本届论坛的所在地建科大楼采用的是中国绿色建筑的最高级别三星标准,建成十多年来,来访人次已超过10万人次。深圳玖伊绿色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益民说,人一生当中在建筑里面的时间差不多占到87%的时间,在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高峰期,好房子和好环境似乎又存在着矛盾。我们试图去寻找一个“生活+生产+生态”的新路径,三者联动起来应该就是大家现在说的青山绿水。建科大楼的升级版是深圳低碳城,我们由此分享一个观点,就是青年如何在建筑领域的环保担当,怎么样提供更加好的生活空间。某种意义上,建设就以为着对自然环境的伤害,但是为使人类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更加坚实,从实践示范到规模应用都值得我们在前行之中坚守底限。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而青年既是美好环境的受益者,也是最具创新活力的问题解决者,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最佳盟友。

对话环节“青年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共有6位嘉宾参与。在主持嘉宾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深圳保护项目负责人虞鑫先生的带领下,大道应对气侯促进中心主任杨培丹、纽约公共实验室创始人 Liz  Barry 、AIESEC中国大陆青年献力可持续发展项目负责人 郑嘉妮、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项目经理吴晗参与了分享交流。

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四学生,郑嘉妮代表AIESEC这个培养青年人的领导力全球大学生组织发言。他们与亚投行共同发起一个叫做青年建立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倡议,从收集青年人对社会议题的想法入手,以公益项目回应SDG,通过外国志愿者和中国志愿者设计相关的课程,帮助更多青年人建立SDG与自身的关系。青年人在这个当中的角色就是学习者、践行者,以及慢慢变成未来的引领者。大道应对气侯变化促进中心的杨培丹主任介绍,2014年12月在秘鲁召开的第二十届联合国气侯大会发起的应对气侯变化企业家联盟,在此之后万科创始人王石先生发起了这个机构。在从工业文明要向生态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引领企业家提升绿色领导力,同时支持青年和青年创业家。李霞就是鲜明的榜样和例子,作为青年企业家正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贡献。

来自于全球非营利性的自然保护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吴晗介绍说,前三年一直在云南支持老君山滇金丝猴保护项目,近期刚启动了在河南的项目。大家也知道环境破坏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资源不可持续的利用方式问题,为助力当地村民开展保护工作,让他们
有能力也有权利的去开展保护,帮助当地成立合作社开发环境友好型产业。吴晗同时还运营着一个叫做“好公司”的新媒体平台,他认为未来对世界带来改变的最重要力量,一个是负责任的商业机构,一个是懂得经营的公益组织。

纽约公共实验室的创始人Liz Barry认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语言,也是人类的梦想和期许所在。每一个发展目标之下,都有各自不同的阶段去对他们进行定义,我们可以监控这些目标的实施和实现情况,它需要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对于那些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可以考虑一下如何定义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般而言,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说这是我们不想做到的事情,或者需要进行提升的方面。

27日上午的最后一个环节是“366中改变世界环境的方法”,来自深圳和上海的环保伙伴每人在8分钟的时间里讲述机构最具特色的项目。来自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副秘书长孟祥伟分享了通过政府用地、企业管理、公众参与的华侨城湿地公园运营模式。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联合发起人彭宇介绍了组织自然观察以及夜观活动的,熟悉又陌生的昆虫和动物图片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极大兴趣。深圳市绿源志愿者协会传播主管郭雯怡分享了深圳民间河长和河流的故事,通过赋能,让这些热心身边水的市民更具备专业的能力。潜爱大鹏品牌部公众宣导主任陈超分享了利用潜水员打捞海底废旧鱼网,制作潜水袋再利用的项目。上海浦东乐芬环保公益促进中心总干事王子人介绍了他们今年发起“捡拾中国”项目的社会动员情况。

当天的联合行动环节,亚洲环保创新论坛发起人Michael  Norton再次发出呼吁,改变世界环境问题并不复杂,主动权就掌握在每个普通人的手中。亚洲环保创新论坛秘书长冯晓也表示,环境问题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仅有担忧是不够的,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一致在思考和行动。人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年轻人又是最有创造力的群体,希望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分享与合作。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邀请大家一起加入“改变世界环境问题的366个创新方法”这个论坛系列活动的共创行动中来,一起去发现好的环保技术、行为和项目活动,让每一个为了美好环境的行为更加为人所知。

下午开展的竞赛单元和往届一样受人关注,经过初选的四个入围环保创业项目分别来自深圳、成都和北京,他们都是在有专注重金属资源化&无害化研究的吴志宇,也有通过废弃物材料创新设计把可持续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空间的团队代表雷雨霫,还有专注旧衣废纺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大学老师熊简银,以及致力于推广绿色消费和儿童生态教育的“环宝蛙”创始人杨朝晖。经过现场项目陈述、专家点评、互动问答和现场投票等环节,最终在现场观众和评委推荐下评选出现场优胜,来自深圳的初创团队(NANOxARCH 材料乘以设计)获得了“最具可持续发展创新奖”,他们正在尝试从“材料→产品→空间”的全周期过程中贯穿可持续原则,以此创造一个个健康、有趣、高颜值的室内空间,包括部分家居产品。竞赛单元颁奖之后,四位评委又“以赋能式投资助力环保创业”为主题进行了对话交流,认为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特质是执着、人品和格局。

来自万科公益基金会的陈特在“实现有效环保目标的新路径”主题演讲环节中,介绍了所推动的社区废弃物管理项目在社区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通过学校和社区,以及资助NGO积极实践探索,将环境保护定位在改变人的思维角度。
贝壳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CEO蒋磊是本届论坛最后确定的一位嘉宾,他认为贝壳本身也在成为非常严峻的环境问题,因为贝壳的堆砌,贝壳母体类的很多代谢物经过污染发酵之后给水体所造成的污染以及所造成当地的垃圾。他们已经在尝试在贝壳里面提取了成份,利用专利技术研发药物和日化用品。
朱珠是绿源的秘书长,还发起了绿伙伴计划,她们通过为金融提供数据,促进资金流入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每年做银行的绿色足迹和社会表现,监督企业的环境表现,推动银行的绿色信贷等,以绿色金融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可持续”是10月27日论坛的最后一个对话环节,由深圳骏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武生担任嘉宾主持,来自来自深圳能源集团能源创新研究院的王荣院长、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鄢涛、诚信诺科技公司创始人李霞不仅对竞赛单元的4个项目以及之前的嘉宾分享内容进行了点评和回顾,在介绍各自所在企业背景的基础上,还从绿色建筑和清洁能源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坚守环境底限,不做故作绿色的项目,从战略到细节思考和实践具有持续性的创新设计。


10月28日,第四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的第二天,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办的公民科学工作坊引发了很多的兴趣,60位参与者在互动中体验科学的责任与力量。感知人与环境的联系,是公众参与讨论和行动的基础。在上午的分享环节,五位国内外的嘉宾从公民科学产生的历史、方法和实践角度分别进行了介绍,引导参与者如何把现有资源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去探索、测量和试验,以提高社会意识,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当天下午,通过分组协作,现场参与者不仅体验了制作可用于检测的显微镜,还借助飞行气球拍摄和制作模拟地图等。

本届论坛延续传统,不提供瓶装水,也没有纸质的会议资料,也使用了很多往届论坛的会务用品。组织者在提醒参会者自带水杯的同时提供集中供水服务,所有的议程也集中展示,并通过在线访问微信公众号浏览所有嘉宾资料和主要议题以及系列活动,值得再提的是,所有的与会嘉宾都收到了一个圆形木质激光雕刻了姓名等信息的纪念牌,材料就是用前不久“山竹”台风被吹倒的银合欢树木制成的。



附:论坛背景

世界仍然面临着非常复杂的环境挑战。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栖息地破坏、粮食浪费、交通拥堵以及各种环境污染,在持续增长并日益膨胀的世界人口和巨大消费需求面前,包括持续性的贫穷等等都是急需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2015年通过了《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事实上,中国政府积极实现将“一带一路”纳入到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框架中,并且正在成为一个开放的、更有活力的全球治理平台。

我们注意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亚洲地区环境复杂多样,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工业化和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多重挑战,加快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发展的愿望强烈。如何从末端治理到资本激励,优化资源配置,正在成为本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

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冲,中国深圳这座年轻的国际大都市正在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着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更加宜居的绿色家园。

2015年6月初,迈克尔·诺顿在中国深圳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关心环境问题的跨界专家共同发起了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希望以此来聚合环境创新者、投资者、政府、商业机构和民间组织等,为各方分享创新理念和寻找合作机会创造条件,并辅助更多积极的创新者把想法付诸实践,建立起高效的商业模式,在关键资源支持下开展工作并实现规模化,为环境问题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鉴于寻找全球性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正积极通过多种方式鼓励环境创新并投资支持创新者成功实现梦想,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将逐步建立起鼓励和支持环保创新的协作网络,成为促进关键环境问题解决的积极推动者。

过去四年,共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0家国内外知名机构,70余位多领域知名专家,1500余人次参与了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组织的年度论坛和多地分论坛及系列活动,近5000人次通过在线直播了解现场实况。期间还在顺德举办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分论坛,在深圳和杭州与DO school(德国)联合主办“立业为善Business for Good”主题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从以往申请报名参会的资料中看到,参与者中既有企业家、投资人、环保NOGer、科研院校师生、外企可持续发展经理,也有政府相关部门管理者,以及关心环境问题的公众。
通过这些不定期举办的会议和系列活动,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不仅链接起了国内外关心环境问题的创新者,还在持续推动参与者之间的积极互动,为国际间的交流创造机会和条件,努力促进区域间针对环保创新的支持与合作。


 

关注我们
  • 联系方式
    +86 0755 82762819; info@aeif.asia
     
    ×